为深入落实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 年)》,积极响应全省高校第 2 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要求,我校以 “培育积极心态,增强心理韧性” 为主题,于5月开展了“五育赋能成长 ‘艺’路心向阳光”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
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以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,依托 “校、院、班、寝” 四级网络,结合艺术院校特色,系统开展了七大类主题活动,覆盖全校 3000 余名师生,实现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、心理韧性培养、家校协同育人的多重目标,有效营造了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。
一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:主题班会与广场活动双线发力
主题班会全覆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 “培育积极心态” 主题班会,全院6个专业系累计开展班会24场,参与率达 100%。
“做不被定义的自己” 活动在校园广场设置互动区域。学生通过撕掉刻板标签,进行自我宣言等形式,直观感受心理调节方法。活动现场吸引 800余人次参与,形成独具特色的 “自我认同” 便贴墙。
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组织“沙中你我 以沙见心”团体工作坊,学生们在过程中体验沙盘游戏的魅力,觉察自我,体验自我,疗愈自我。
二、心理健康宣传科普活动:大讲堂与朋辈培训筑牢知识根基
为全方位提升数字化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,提升心理育人服务质效,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聚焦“AI与大学生心理健康”主题,联手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共同推出2025“阳光青春”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,内容涉及AI时代的大学生心灵成长、自我定位、职业生涯、学习焦虑、人际沟通、思考方式、情感陪伴、亲密关系、导学关系、情绪管理等多方面。课程于5月21日开始连续播出4天,采用 “线上直播 + 线下互动” 形式,累计参与人数达 2800 人次,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。
朋辈心理技能培训面向班级心理委员、寝室长开展 4 期 “朋辈心理支持技能” 培训,内容涵盖 “心理危机识别”“倾听技巧”“艺术化心理疏导方法” 等。培训采用 “理论授课 + 情景模拟” 模式,如通过编排心理情景剧片段,让朋辈互助员掌握冲突调解技巧。共培养 120 名合格朋辈心理骨干,建立 “寝室 - 班级 - 系部” 三级预警网络。
三、家校医社协同育人活动:畅通帮扶渠道,凝聚育人合力
各系结合工作实际,畅通家校沟通渠道,对于学生和家长困惑的问题,及时高效进行解答,努力做到“沟通有方法,教育有温度”。
四、一系一品特色活动:艺术赋能心理,彰显专业特色
各系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特色活动:
艺术教育系举办“阳光心理 健康同行”心理团体活动,通过“快乐转转椅”“快乐收集箱”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,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,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重视。
传媒系组织开展“涂绘心色彩”特色活动,倡导通过艺术创作释放情绪、对话内心,让同学们在色彩与交流中“善待自我、温暖他人”,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。
音乐系为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,促进学生健康成才,举办 “我的优点你来说” 活动,通过学生间彼此互动的形式,增进了彼此的感情,也为寝室生活增添了乐趣,化解了寝室间的矛盾。
戏剧系开展 “我的心声我来说” 心理健康主题演讲活动,以学生自身为视角讲述心理困惑和解决方法,反思自我情绪管理。
艺术设计系举办“艺心艺意,圈出心灵色彩 ”主题活动,通过圆圈座位的形式,面对面分享解压小妙招,为 23 级、24 级学生们搭建一个心灵交流与慰藉的平台。为彼此的心灵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和治愈。
舞蹈系举办“以舞为翼,呵护心灵”活动,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和健康的思维方式,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调适能力,学生们依托专业特色录制舞蹈视频,用充满青春活力的小舞蹈来缓解自己的压力。
五、心理测评与谈心谈话:精准识别需求,动态跟踪帮扶
春季学期心理测评使用 “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”,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,建立 “辅导员 - 心理咨询师 - 系部领导” 三级谈心机制,针对毕业年级、考试压力较大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谈话。
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的开展,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韧性,形成了 “艺术赋能心理、全员协同育人” 的工作特色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,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